0511-86956219 
 zksxsales@163.com  A
M 8:00 - PM 18:00


咨询热线:
0511-86956219
从业几年的朋友可能听说过铝合金和铜合金具有“高反”特性,把激光都反射跑了,部分反射光甚至会损坏价格昂贵的扫描振镜,这也是很多单位不敢轻易打印纯铜的原因,不仅零件的致密度不高而且会损坏设备。
今天的介绍基于一篇于2022年3月26日挂网《Materials & Design》(影响因子7.991)的综述文章《激光增材中粉末特性对吸收率的研究》,这篇文章由瑞典理工大学、弗劳恩霍夫材料和光束技术研究所、德国业纳集团共同完成。
他们测定了钛合金、铝合金、模具钢、镍钛合金、高熵合金、铬、铜、黄铜和铁矿石等16个牌号的39种金属粉末对不同波长激光的吸收率。分析了粉末粒径和时效状态对吸收率的影响。测量结果为确定各种材料的工艺参数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金属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提供了数据参考。
01 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波,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物质对光的传输特性,它可以使光在光纤和透镜中传输。
(2)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光与物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光电子被电子吸收并转化为声子,结果是物质升温。
(3)物质对光的反射特性,反射发生在表面,但不会将所有光都反射走,总有一部分光会穿透材料被吸收。
这三种机制都强烈依赖于所用电磁辐射的波长。
具体到金属增材制造,加工的效率和工艺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和反射率,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受激光波长的影响。目前主流的SLM设备使用1070±10nm波长的红外激光;通快因为自己研发激光器的优势,给自己设备配置了更短波长的碟片式绿光激光器,但价格不菲;上交大和深圳的联瀛激光正在推进红+蓝混合激光在金属增材领域的应用,这个方向的研究放眼全球也是非常前沿的,着实为国人争了一把光。(这算是题外话了)上交大+联赢激光 红蓝混合激光器解决高反材料成形难题
针对同一种波长的激光,金属粉末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堆积状态(铺粉状态)、表面氧化物也都会影响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对吸收率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导致打印失败或花费更多的时间摸索工艺参数,模拟或预测只能获得有限水平的认知,需要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这就是开展这个工作的原因。
02 都测试了哪些材料
| 
						 材料  | 
					
						 状态  | 
					
						 粒径[um]  | 
				
| 
						 德国牌号1.0428  | 
					
						 新粉末  | 
					
						 20-53  | 
				
| 
						 美国牌号B 420 N  | 
				||
| 
						 常说的420不锈钢  | 
				||
| 
						 德国牌号1.2344  | 
					
						 新粉末  | 
					
						 15-45  | 
				
| 
						 美国牌号H13  | 
				||
| 
						 中国牌号4Cr5MoSiV1  | 
					
						 使用过的粉末  | 
					
						 18-45  | 
				
| 
						 德国牌号1.4404  | 
					
						 新粉末  | 
					
						 <5  | 
				
| 
						 美国牌号316L  | 
					
						 20-53  | 
				|
| 
						 中国牌号022Cr17Ni12Mo2  | 
					
						 22-45  | 
				|
| 
						 
  | 
					
						 使用过的粉末  | 
					
						 26-45  | 
				
| 
						 德国牌号1.4542  | 
					
						 新粉末  | 
					
						 <5  | 
				
| 
						 美国牌号630  | 
				||
| 
						 中国牌号05Cr17Ni4Cu4Nb  | 
					
						 <10  | 
				|
| 
						 德国牌号1.7131  | 
					
						 新粉末  | 
					
						 20-63  | 
				
| 
						 美国牌号5115  | 
				||
| 
						 中国牌号15CrMn钢  | 
				||
| 
						 德国牌号2.4668  | 
					
						 新粉末  | 
					
						 50-100  | 
				
| 
						 美国牌号In718  | 
				||
| 
						 中国牌号GH4169  | 
				||
| 
						 TiCoCrFeNiMo  | 
					
						 新粉末  | 
					
						 10-53  | 
				
| 
						 高熵合金  | 
				||
| 
						 AlSi10Mg  | 
					
						 新粉末  | 
					
						 20-53  | 
				
| 
						 63-105  | 
				||
| 
						 时效 48 h  | 
					
						 63-105  | 
				|
| 
						 时效 96 h  | 
					
						 63-105  | 
				|
| 
						 AlSi40  | 
					
						 新粉末  | 
					
						 24-58  | 
				
| 
						 纯Ti  | 
					
						 新粉末  | 
					
						 24-48  | 
				
| 
						 Ti64/TC4  | 
					
						 新粉末  | 
					
						 20-53  | 
				
| 
						 NiTi  | 
					
						 新粉末  | 
					
						 25-45  | 
				
| 
						 铬  | 
					
						 新粉末  | 
					
						 1500-3000  | 
				
| 
						 新粉末  | 
					
						 15-45  | 
				|
| 
						 纯铜  | 
					
						 新粉末  | 
					
						 15-45  | 
				
| 
						 表面氧化处理  | 
					
						 15-45  | 
				|
| 
						 黄铜  | 
					
						 球磨  | 
					
						 121-381  | 
				
| 
						 铁矿石  | 
					
						 原始状态  | 
					
						 <90  | 
				
| 
						 45-4600  | 
				
 03    不同金属粉末对激光吸收率
  
01 9种粉末典型测量值对比
 
 
02 不锈钢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3 模具钢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4 高温合金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5 铜合金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6 钛合金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7 铝合金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8 粉末粗细对激光吸收率影响
 
 
09 粉末新旧对激光吸收率影响
 
 
10 表面氧化对激光吸收率影响
 
 
11 热处理对激光吸收率影响
 
 
	
暂无信息

	地点:江苏省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8号      电话:0511-86956219     邮箱:zksxsales@163.com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江苏中科四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江苏网博
	
0511-86956219
	江苏省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8号